手足口病是幼儿容易被侵袭、且让老师和家长“闻之色变”的传染病,随着天气渐渐变冷,一些传染病也开始“蠢蠢欲动”,孩子生病,家长心疼,老师也会跟着揪心。那么,秋冬季节都有哪些高发传染疾病需要老师和家长们提前预防和注意呢?我们来看一看。
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手口足病是柯萨奇病毒感染的一种症状,它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共同被命名为肠道病毒手足口病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咽部和手、脚及肛门周围都出现皮疹,即典型的手足口病;一种是皮疹只局限于咽颊部,即疱疹性咽颊炎。
手足口症状:
发热,体温达到38°C以上,口腔黏膜、手部、足部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柯萨奇病毒感染率可高达80%左右,只是多为隐性传染,只有约1%的宝宝有临床症状,而且大多数可以自愈,但病情严重的时候也可能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哦。
传播途径:手-口虽说“手―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但柯萨奇病毒往往也通过飞沫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而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地方,因为接触密切,也会经过手、衣、物等间接传播。特征:口与手足都长满小疹子疱疹性咽颊炎(也称疱疹性咽炎)也属于柯萨奇病毒感染,其中的一部分会转为手口足病,也就是说,手口足病是疱疹性咽颊炎的延伸。宝宝罹患手口足病的表现为突然发热,拒绝正常的吃食,只爱吃流质,而且还是要冷的流质食物!流口水,嘴巴发臭,大便很干燥,烦躁不安并且哭闹不停。当爸妈查看宝宝口腔的时候,就会发现宝宝口腔上下鄂和黏膜上都布满了小小的白色水疱,水疱破裂后,就在整个咽颊处形成了粉红色的溃疡,宝宝的神情看起来特别难受、不舒服。这种情形持续一周时,爸妈会特别无助,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到医院就诊时,医生会提醒爸妈,看看宝宝的小脚掌和小手掌,爸妈脱下宝宝的袜子,才发现宝宝的脚掌面和脚边周围都是小粒粒,发了好多疹子!再看看宝宝的小手掌,也有很多疹子呢。
治疗及预防:重视卫生为唯一妙方手口足病到现在为止没有什么特效的疗法,只有对症处理。比如在急性期,爸妈就要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保持适当进食和补充水分。
一般5~10天后,宝宝多数会自愈,但严重者很可能会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所以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再次被感染。爸妈要重视宝宝的卫生,增强他的体质以利于防病。有接触史的宝宝可注射丙种球蛋白3~5ml;应该隔离患病的宝宝2周,并对接触者进行检疫,有助于阻止流行蔓延。
疱疹性咽颊炎症状:
首先是高热,接着是咽部出现红点、小泡、破溃到痊愈,病程为5-7天。
因手足口病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典型的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颊炎,都会累积咽部,造成幼儿进食、进水困难,所以应想办法让幼儿多饮水。由于咽喉局部有红肿或破溃,所以热的、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和水对幼儿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相对而言,偏凉的、无刺激的食物和水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一些。此外,不要给幼儿吃一些粗糙的食物,这样容易造成幼儿对进食的恐惧,如果幼儿体内的水分不够,那么退烧的效果也就会不理想,必要的时候还要给幼儿吃一些退烧药,提高他的舒适度。
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时还会出现脱水现象。
流感幼儿患流感比较典型的症状有高烧、头痛、咳嗽、全身酸痛、疲倦无力、咽痛等,这些症状普通感冒也有,但普通感冒很少会出现类似周身酸痛的全身症状。流感发烧比普通感冒发烧的温度要高,一般以高烧为主,所谓高烧指的是38.5°C-39°C甚至到40°C,一般来讲,幼儿年龄越小烧的温度越高,高烧可以导致其脱水、惊厥。此外,还会出现胃肠症状,比如恶心、呕吐、拉肚子等,同时容易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脑膜炎等。
以上这些病症“来势汹汹”,不仅会对幼儿的健康带来威胁,还容易让班里的其他小朋友被传染,为了将这些病“扼杀”在摇篮里,给幼儿提供更健康的幼儿园生活,小编特为园长和老师们列出以下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
治白癜风南昌哪家医院好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