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肌炎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包涵体肌炎、肿瘤或其他CTD相关的PM/DM,其中多发性肌炎的诊断较为困难,而IBM(包涵体肌炎)最容易与该疾病相混淆。
IBM多见于大于50岁的成年男性,男女比例为2:1,近端肌无力萎缩明显,常伴远端手指、腕肌无力的萎缩。常呈肌肉、神经混合型损伤EMG。肌肉病理:特征性包涵体GT染色阳性。对激素疗效不好,因此常被误诊为难治性PM。
鉴别IBM与PM,除了通过临床特征、病理学的特点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于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加以区分。
目前肌炎特异性抗体主要分为四大类:
1.抗合成酶综合征相关抗体:该类疾病表现为发热、肌无力、雷诺症、肺间质纤维化、技工手、关节病,皮疹-/+;其特异性抗体为抗合成酶抗体,包括Jo-1、Zo、EJ、PL-7、KS、OJ、PL-12、YRS。
2.坏死性肌病相关抗体:该类病变主要表现为显著升高的CK,特异性抗体包括Anti-SRP、Anti-HMGCR。
3.无肌病皮肌炎相关抗体:该亚型表现为皮疹、低肌病,或皮疹先于肌病,其特异性抗体为Anti-SAE、Anti-MDA-5。
4.皮肌炎相关抗体:可出现皮疹、恶性肿瘤、钙质沉着/血管炎(儿童),其特异性抗体为Anti-NXP-2、Anti-TIF1g、Anti-Mi-2。
从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这些特异性抗体与临床表现息息相关,如肺部病变多与MDAS相关,恶性肿瘤与NXP-2、TIF1g相关,钙质沉着与NXP-2相关,皮肤病变多与SAE、Mi-2相关,包涵体肌炎与5NT1A相关,而CTD相关的肌病会出现Ku、SnRNP、Ro、La抗体的阳性。
会议上还对这些抗体的特点分别作了详细介绍。简述如下:
1.抗合成酶抗体:特异性均不高,其中Jo-1阳性出现ILD的几率较少,而PL-7和PL-12多与ILD相关。合成酶抗体阳性患者的肿瘤发生率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且死亡率无明显增加。Anti-PL12较Jo-1阳性患者的CK水平更低,且更容易出现严重的ILD。因此Jo-1阴性患者的诊断延误往往会导致严重不良预后。
2.Anti-MDA-5抗体:靶抗原为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在亚洲无肌病皮肌炎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20-50%,白种人为6-10%,其表型与人种相关。临床上可与抗合成酶综合征类似,钙质沉着较为常见,有独特的皮疹,与肿瘤无明显相关性。93%的患者可合并ILD,其中20-40%为快速进展型,五年生存率约为50%,其死亡率与ILD显著相关。MDA-5的皮肤表现为:皮肌炎的特异性皮疹(披肩征、高雪氏症)、掌丘疹、皮肤溃疡、牙龈或口腔糜烂、弥漫性脱发、技工手、肘/膝关节红斑。
3.Anti-Mi2抗体:靶抗原为Mi2beta,10-30%的IIM患者可为阳性,对DM的诊断较为特异,患者常伴特皮肌炎异性皮损:披肩征、高雪氏症、Vsign等;合并ILD和肿瘤风险不高。
4.Anti-SAE抗体:靶抗原为SUMO激活酶,DM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较低(1.8-8%);多与严重皮疹相关,ILD普遍较轻。吞咽困难往往较重。肿瘤有报道但发生率不高。
5.Anti-NXP-2和TIF1g抗体:在成人中与在肿瘤密切相关,但儿童阳性者未发现肿瘤相关性。NXP-2在儿童中与钙质沉着相关(成人似乎也有关);TIF1g与恶性肿瘤相关,特别是老年患者,肿瘤特异性为70%,敏感性为89%。弥漫光照性红斑和暗红色面容是其特异性皮损表现。ILD风险不高。
6.Anti-PM-Scl抗体:临床表现为硬皮病与PM/DM的重叠。其中重叠DM较为常见。雷诺症往往较重并且多形成溃疡。ILD较常见。多伴恶性肿瘤,且可作为预后较差的预测因素。
7.Anti-Ku抗体:可见于55%的肌炎硬皮病重叠综合征,多出现雷诺症、关节炎和ILD。
8.Anti-SRP抗体:见于严重的坏死性肌病,早期多无明显炎症表现。早期即可有肌肉萎缩,肌痛多见,且往往较为严重,心脏受累几率较大。ILD的发生率不高。50%的患者经过4年治疗可恢复原有肌力,但只有4/10的患者CK可降至以下。利妥昔单抗可用于治疗严重患者。
9.Anti-HMGCR抗体: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密切相关,且停用该类药物肌病仍可持续存在,CK持续升高。也可见于未服用他汀药物的患者(1/3或1/4);与HLADRB11*01基因密切相关。
医院风湿二科我科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风湿免疫病专科,服务于全国风湿免疫病患者,每年有来自10余个省份的数百名患者在我科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我科拥有最先进的免疫实验室及风湿病诊疗设备,与国内医院保持高度一致。我科每月邀请著名风湿免疫专家、全国反复性流产(胎停第一人)北医三院刘湘源主任会诊,在北京,刘主任的专家号一号难求,我们为风湿免疫病患者省去排队挂号的时间,直接与专家面对面。姜淑华主任医师姜淑华,女,主任医师,医院(医院)风湿二科科主任,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联盟常委,省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主委,年被省委宣传部、省卫计委,授予省十大最美医生称号,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专业,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先后发表科研及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2部,曾赴日本进修学习,多医院、医院、北医三院进修学习,参加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及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专家特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免疫性胎停、反复流产、不孕不育)、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口腔溃疡)、过敏性紫癜、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尤其是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滑膜炎、关节积液的诊治,抢救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皮肌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和地点:
每周二、四、医院门诊楼二楼风湿免疫科门诊手机:
平利峰副主任医师平利峰,男,副主任医师,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曾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数篇。手机:
孙凤艳副主任医师孙凤艳,女,副主任医师,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手机:
王晓磊副主任医师王晓磊,女,副主任医师,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手机: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