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的机械振动波,应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therapy)。超声波的产生和发现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美国,起初主要应用于声纳监测,而后被广泛运用在医学领域。由于超声波的作用特点,其已经成为治疗骨骼肌肉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超声波的产生
医用超声波的产生主要利用压电效应,治疗性的超声频率在1~3MHZ,根据治疗部位的深度选择合适的频率。
超声的生理学作用和治疗作用
●温热作用超声波穿过生物组织时被组织吸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组织温度升高。主要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关节挛缩,软化疤痕及镇痛等
●非热作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组织温度升高,包括空化作用和声流,主要用于促进软组织的修复。
超声波治疗骨骼肌肉疾病的作用原理
生物组织中含胶原成分越高的组织吸收超声越多,治疗作用越明显,例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筋膜,骨等;而含水量和脂肪含量越多的组织吸收超声越少,由此可见超声波在治疗肌肉骨骼损伤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超声波在肌肉骨骼疾病中的应用
●软组织的挛缩
制动、不活动或疤痕等均可以引起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的挛缩,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
有研究表明超声波联合主动训练作用于髋关节,能够更有效的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在牵伸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治疗可以更显著地增加踝背屈的关节活动度,且超声波和牵伸应同时使用,但也有研究者发现联合治疗和单独牵伸的长期疗效没有明显的区别;研究已经证明使用超声波可以软化疤痕,且在急性炎症反应期使用最有效。大多数的研究把以上的治疗作用归功于超声波的温热作用,其可以使软组织的温度升高,增加胶原纤维的延展性,减轻粘性,从而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挛缩。
推荐剂量:1MHZ(%,1.5~2.5W/cm2)或3MHZ(%,0.5~1.0W/cm2),连续模式,治疗时间5~10min,治疗面积2~3ERA.
●疼痛
各种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和炎症都可能导致疼痛。
研究证明超声波的镇痛作用优于安慰剂作用和其他热疗,且在其他治疗基础上增加超生波能进一步缓解疼痛。有研究者发现超声波联合主动训练与单独的主动训练相比,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肩痛,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且长期效果更显著;两项关于超声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发现,单纯超声波治疗可以增加患者握力,减少疼痛和肿胀关节的数量,减轻晨僵;阿是超声波治疗网球肘,镇痛效果比封闭治疗明显且不易反弹。以上的镇痛作用同样得益于超声波的温热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疼痛信息的传导和感知或改善引起疼痛的潜在疾病而控制疼痛。
推荐剂量:1MHZ或3MHZ,0.5~3.0W/cm2,治疗时间3~10min,治疗面积2~3ERA
●软组织的损伤
几乎所有的动物实验都证明超声波可以促进手术修复后肌腱的愈合;一些动物实验也证明超声波对修复断裂的韧带有益;以上的治疗应在急性炎症反应期开始,主要利用超声波的非热作用,其促炎反应可以加速愈合过程。
推荐剂量:1MHZ或3MHZ,0.5~1.0W/cm2,占空比:20%,治疗时间3~5min,治疗面积2~3ERA.
●骨折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超声波可以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增加骨的强度,对骨折后的骨不连亦有益。大剂量的超声波对正在生长的骨骺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可能导致骨骺过早关闭,移位,增宽,骨折等,所以大剂量的超声波禁止应用在未关闭的骨骺处。
推荐剂量:1.5MHZ,0.1~0.5W/cm2,占空比:20%,治疗时间15~20min.
●钙沉积
关于超声波是否可以再吸收钙沉积仍然缺乏有力的证据,而且有研究者认为热作用和按摩作用可能会加重骨化性肌炎,但是超声波可以减轻钙沉积周围的炎症,从而减轻疼痛,提高功能。
参考文献
《TherapeticModalitiesinRehabilitation》
《PhysicalAgentsinRehabilitation》
审校:马明编辑:张鹏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