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多发于夏秋季,尤其是6月份开始,疱疹性咽颊炎进入高发期。对于家中有婴幼儿的家长来说,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
概念: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传播途径: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流行特点: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病程特点: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表现:
潜伏期为2~4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
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治疗及家庭护理
1、饮食: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凉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
2、口腔护理: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早上、饭后、睡前让宝宝温凉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
3.发热处理: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药。
4.药物治疗:抗生素对病毒性咽峡炎无效,但如考虑合并有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用药。
预防有三招
⒈多通风:定期打开门窗等,维持室内外空气流通,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⒉勤加锻炼:多带孩子进行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⒊勤洗手、养成良好卫生饮食习惯:
少吃生食,喝净水。勤洗手、餐具及时消毒,早上、饭后、睡前让宝宝温凉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怎么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相似,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两者都会发烧,长疹子,但是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的疹子一般出现在喉咙和口腔,手足口病除了口腔之外,手心脚心、肛门周围等地方也会长疹子。
提升宝宝免疫力---从维持肠道健康开始!
金贝恩母“倍益宝”---%进口四联益生菌---维持肠道健康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