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等缺血性疾病标本兼治的ldqu

心脑血管等缺血性疾病标本兼治的“新武器”——体外反搏技术

体外反搏是一项安全、无创、无副作用的物理疗法,也是一项被动的运动。已被列为治疗冠心病除药物、支架、搭桥以外的第四种方法,是国家提倡的心脏绿色康复疗法,也被称为“生物搭桥技术”。

它的治疗原理是:当心脏扩张血液回流心脏时(即心脏的舒张期),气囊袋迅速加压充气,对下肢及臀部产生压力,使躯体下部静脉血液轻易回流心脏,使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增加了30%~50%。回流心脏血液量的增加,射出量自然也会增加。对动脉血管的施压使胸主动脉大血管内的舒张期压力明显增加,就会使心脑肾等脏器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

心脏收缩时,气囊袋则迅速排气,解除对下肢及臀部的压力,此时,下肢血管是空的,可大大减少血流阻力,心脏内的血液会更轻松地射出,降低了心脏的工作强度,降低心脏做功耗氧,自然缓解了心脏缺血的状况。

一次心跳,双次脉搏,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多年来,临床使用证明,体外反搏不仅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有显著疗效,而且对眼科、耳科和肢体血管病方面,也具有一般药物难以奏效的明显效果,对老年人延年益寿将起到积极作用,体外反搏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千百万冠心病和脑供血不足等患者带来福音,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体外反搏适应症

A、治疗

一、心血管疾病:

1、稳定型心绞痛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急性心肌梗塞或伴有心源性休克

5、陈旧性心肌梗塞伴有心肌缺血

6、心肌缺血而致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7、缺血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

9、心内直视手术后引起低排血量性休克

10、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11、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CA)后

二、脑血管病:

1、脑动脉硬化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3、脑血栓形成

4、脑梗塞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6、眩晕综合征

7、小儿脑瘫

8、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

9、帕金森综合征(供血不足所致)

三、眼底病:

1、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2、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4、缺血性视神经萎缩

四、耳疾病:突发性耳聋

五、肢体疾病:

1、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末梢循环障碍

六、消化性疾病:

1、消化性溃疡

2、病毒性肝炎

七、泌尿系疾病:

1、慢性肾功能不全

2、慢性肾小球肾炎

八、其他因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缺血性疾病

B:康复:

1、心脏手术后恢复期

2、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3、颅脑外伤和手术后恢复期

4、肝炎后恢复期

5、老年性记忆减退、失眠、嗜睡

6、其他因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缺血性疾病的恢复期

C:保健:

1、50岁以上尚无缺血性疾病者

2、脑力劳动者

3、不能进行室外活动或不愿运动者

D、消除疲劳:

1、运动性疲劳

2、脑力性疲劳

体外反搏疗法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症

1、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出血性疾病

3、各种心瓣膜病或先天心并有心脏功能不全

4、肢体有血栓性静脉炎或感染病灶二、相对禁忌症

1、血压过高≥/mmhg

2、频发早搏(10-15次/分),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大于次/分或小于40次/分

3、左心功能不全

4、年龄过大80岁。

医院心内科体外反搏已开展一年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杜主任

何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hlzs/11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