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入冬之后,流感席卷全国,医院爆满,门急诊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诊疗压力大。1月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就关于如何做好年流感防治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
据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往年高峰水平,流感确诊住院和死亡病例数也有所上升,暴发疫情报告数远高于去年同期,流感活动水平仍呈现上升态势。
作为民众健康守护者之一的药店,在这场流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营造抗流感氛围、备好相关药品的库存,这也是展示药店专业服务的最佳机会!面对上门咨询买药的顾客,药店人可千万别在这些流感知识上犯了迷糊。
判断篇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甲、乙、丙、丁四型,本次流感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同时流行。
流感的临床表现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鉴别普通感冒与流感(一)普通感冒
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感染病原证据。
(二)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
(三)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鉴别。
用药篇
新版《流感诊疗方案》对流感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范围做了进一步明确:抗流感病毒药物,只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在中药治疗流感方面,方案将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的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以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均列入常用中成药。
其中儿童可选药为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值得注意的是,曾在年非典、年甲流流行期间,被誉为“万能药”的板蓝根并未列入方案。有专家指出,流感病毒不同于普通感冒,板蓝根尚未确定能预防和治疗效果,盲目滥服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相反还可能带来系列胃肠道副反应。
别踩这些用药误区
对于流感的治疗,民众以及药店工作人员往往掌握不清,容易发生各种具体用药上的错误。
1.使用解热止痛药:产生这样用药的根源源自于把流感与普通感冒混为一谈,目前药店市场上此类药品琳琅满目,商品名称众多,其实无非都是含有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等,此类药物不但起不到病原学治疗效果,反而会耽误病情。阿司匹林的应用又可招致瑞氏综合征(Reyesyndrome)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2.使用抗菌素:基层群众,甚至不甚专业的药店店员往往把发热、感染、炎症这几个概念混为一谈,在发热时习惯应用抗菌素来作为治疗用药,显然是因为没有可以对抗病毒的抗生素而不起任何作用,而且抗菌素本身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引起两重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因此除非出现明显的黄脓痰,或者咽部疼痛扁桃体肿大伴咽部出现黄色颗粒,或血常规出现白细胞升高时,经过临床医师诊断的确存在继发细菌感染后才能使用。
3.盲目使用中成药:使用中药帮助流感患者缓解症状也许属于可取之举,但是中药一般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例如曾经被广为宣传的中成药新复方大青叶片其成分包括复方大青叶提取物(含大青叶、羌活、拳参、金银花、大黄)以及西药乙酰氨基酚、异戊巴比妥、咖啡因、维生素C。
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的第7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提示中西药复方制剂的新复方大青叶片存在值得让白癜风患者直面异样眼光白癜风诊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