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症状

口唇皲裂持续性发热心动过速指甲可见横沟纺踝部及足背水肿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收缩期杂音脉搏加速急性非化脓性一痱疹样皮疹。

主要症状

发热: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皮肤表现;全身皮肤可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以躯干为主,约1周左右消退。手足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常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

粘膜表现: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

淋巴结肿大:为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

并发症

最常见为心脏冠状动脉损害,出现冠状动脉扩张,甚至冠状动脉瘤,继发血栓,心脏彩超检查可确诊。严重者可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

部分患儿还会出现无菌性关节炎,引起肢体疼痛;无菌性脑炎,引起头痛、烦躁,甚至意识障碍、抽搐;咳嗽,流涕,腹痛,轻度黄疸等表现。

病程

长短不一。病程的第一期为急性发热期,一般病程为1~11天,主要症状于发热后陆续出现,可发生严重心肌炎;进入第二期为亚急性期,一般病程为11~21天,多数体温下降,症状缓解,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重症病例仍可持续发热,发生冠状动脉瘤,可导致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大多数病人在第4周进入第三期即恢复期,一般为病程21~60天,临床症状消退,如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即逐渐恢复;有冠状动脉瘤则仍可持续发展,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缺血性心脏病,少数严重冠状动脉瘤患者进入慢性期,可延数年,遗留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鍖椾含姝h娌荤枟鐧界櫆椋庨渶瑕佸灏戦挶
灏忓寰楃櫧鐧滈鎬庝箞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byjj/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