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闷热潮湿,加之经常在室内吹空调,运动量减少,市民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感冒,感冒看似平常无奇,但若不重视陷入治疗误区,它极有可能演变成人类的“致命杀手”——暴发性心肌炎,而由于心肌炎的初期症状与感冒症状类似,容易被人们忽视,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患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感冒为何与心肌炎“勾搭上”?
心肌炎是由于病毒、细菌、其他病原体、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毒物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炎性改变,在各种导致心肌炎的因素中,以病毒所致的心肌炎(即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最高。
每逢进入感冒的多发季节,也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多发季节。感冒为何与病毒性心肌炎“勾搭上”?
医生解释,一般而言,感冒病毒多会感染呼吸道、肠道,但如果感冒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没有很好地休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便会轻易地突破心脏的保护屏障,造成病毒性心肌炎。
除了流感病毒外,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都是“嗜心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容易通过血液进入心肌,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据研究,约有5%的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
心肌炎爱缠儿童青少年
医生指出,临床发现,半数以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前期都有感冒病史。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之初,常以“感冒”症状为先驱,如发烧、全身酸痛、咽痛、咳嗽或吐泻等。经1-3周后,才出现一系列心脏不适,如心慌、气短、左侧胸痛和头晕等。由于症状不典型,患者或患儿家长认为这只是感冒,一般都不予重视,直到胸闷、心慌等症状严重时才就医,常常因此耽误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以青少年和婴幼儿最为多见。婴幼儿往往不会表达,自己不会诉说胸闷、胸痛,家长在孩子感冒期间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变化。
医生提醒,若孩子除了有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外,若还有精神萎靡不振、无缘无故出现叹气样呼吸,家长就要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是小儿心肌炎特有的早期症状。中医认为,“善太息”多因气机不畅所致,在早期心肌炎患儿中,往往可能表现出通过深吸气来缓解胸闷的症状。
此外,家长还可通过脉象判断孩子是否心律失常(1-3岁宝宝的正常脉搏应为-次/分),脉搏过快或过慢都是不正常的,一医院就诊。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医生除了看临床表现外,还需借助心电图、心酶等血生化检查及心脏彩超等。
治疗心肌炎,休息是关键
一般来说,轻度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只是出现心脏早搏、心悸,但不会影响心脏功能,只要好好休息,规范治疗,大部分可以痊愈。不过,一旦病毒侵入心肌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就有可能发展成重症心肌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造成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肌病症,治愈难度大,严重的还可危及生命。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来说,休息是相当重要的,剧烈运动和疲劳可使病情加重。”医生称。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较轻者,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学习,但仍需注意不要劳累;对于已出现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的患儿,则要休息6个月左右,以减轻心脏负担。恢复期间,也应继续限制活动,待病情稳定,再根据医生指引逐步增加活动量。
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平衡。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休息,避免感冒,否则容易复发。病毒性心肌炎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
如何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医生建议,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孩子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1、夏日室外高温,室内大开空调,要根据温度变化给孩子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让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根据临床观察,80%的心肌炎复发患儿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病史。因此,积极治疗上述慢性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心肌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3、对于上学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功课过劳,因为心脏是最怕劳累的器官之一。
4、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合理饮食,少吃烧、烤、煎、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日常可根据孩子的体质,在中医指导下用药膳食疗调养身体。
专家提醒:别把宝宝感冒不当一回事,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一定要严密观察全身情况,一旦发现心脏异常的“蛛丝马迹”,及时送医确诊、救治,以防发生不测。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