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年96卷28期中华医学杂志
张青玉魏旭东尹青松汪萍艾昊米瑞华陈琳袁芳芳
例1男,24岁,以“腰部疼痛11年,血象异常2周”为主诉于年9月20日入住我院。患者1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骶髂关节、髋关节疼痛,后出现腰椎疼痛,医院完善相关检查,CT提示双侧髋关节II级改变;HLA-B27阳性,血沉及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偏高。查体:脊柱前弯、后仰、侧弯及旋转受限,脊柱叩痛,“4”字试验阳性,余未见异常。诊断为强制性脊柱炎,应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嘧啶”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复查CT提示病情好转。近十年未予治疗且无相关不适。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腰部疼痛,医院以中药、泼尼松治疗,症状减轻后以中药维持治疗3个月,期间腰部疼痛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伴乏力、发热、咳嗽。外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5.7×/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19×/L,以“柳氮磺嘧啶”、“白芍总苷胶囊”、“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DP)”等治疗,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患者既往无肝炎等特殊病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贫血貌,腰椎压痛,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和转动活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2.67×/L,血红蛋白48g/L,血小板25×/L;抗核抗体谱均阴性。CT:1.两肺透亮度可,纹理清晰,双肺见散在条片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2.两侧锁骨上、两腋窝及纵膈内见散在小结节影,边缘模糊,大小均小于5mm;3.双侧胸腔见积液影。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活跃,占82.8%,原始粒细胞3.4%,异常中幼粒细胞69.8%,可见Auer小体,POX染色强阳性。外周血细胞形态:白细胞数增高,原始粒细胞11.0%,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38.0%。融合基因:AML-ETO/ABL0.80拷贝/有核细胞数,WT1/ABL0.04拷贝/有核细胞数。流式细胞免疫分型:髓系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2.7%,表达CD34,CD,HLA-DR,CD38,CD13,CD56,CD,CD33,弱表达CD19,Ccd79a,MPO(++),不表达CD11c,CD15,CD10,CD20,CD3,CD7,CD4,CD5,CD11b,CD16,CD36,CD14,CD64,符合AML表型。染色体:45,X,-Y,t(8;21)(q22;q22)(3)。C-KIT、NPM1、FLT3/ITD、FLT3/TKD基因突变检测均阴性,MLL融合基因均阴性。临床诊断:(1)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AML-M2b)(2)肺部感染(3)强直性脊柱炎。予抗感染治疗并于年9月22日起予以HA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诱导治疗。10月8日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尚活跃,原始粒细胞14.2%。10月20日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1.0%。融合基因结果示:AML-ETO/ABL0.拷贝/有核细胞数,WT1/ABL0.拷贝/有核细胞数。患者病情达完全缓解,随后予以HD-Ara-c(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2次、AA(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方案、ID-Ara-c(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AA方案及EA(依托泊苷、阿糖胞苷)方案化疗。患者未能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干扰素联合白细胞介素维持治疗中。
例2,女,16岁,以“发现鼻腔肿物4个月余”为主诉于年6月13日入住我院。患者年1月皮肤出现散在红色丘疹,随后出现四肢近端肌无力,于外院就诊。查体:面部、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红色丘疹,突出皮面,可见融合,指关节背面可见Gottron丘疹,四肢肌力对称减弱,无活动受限。外院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示肌纤维萎缩、变性,偶见局灶性肌纤维坏死,淋巴细胞散在;实验室结果:肌酸激酶U/L;自身抗体均阴性。当地诊断为“皮肌炎”,口服“泼尼松片”维持治疗。年2月无意中发现鼻腔肿物,无疼痛、出血等不适,医院行鼻腔肿物活检,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专家会诊病理结果示:GranB-(颗粒酶B),TIA1-(T细胞浆内抗原),CD43+,CD5-,MPO+(髓过氧化物酶),CD99+,Syn-(突触蛋白),原位分子杂交EBER+,提示粒细胞肉瘤。年6月1日至医院再次行鼻腔肿物活检,病理:CK-,CD79a-,CD43+,CD56+,CD3-,TIA-1-,GranB+,bcl-2+,bcr-6-,MUM-1-,CD10部分+,Ki67约80%,MPO部分+,EBER-,考虑粒细胞肉瘤。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5.6%;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在原始细胞区发现表达CD56,CD34,CD33,CD13和少量表达CD19的髓系细胞,该类细胞MPO表达强度比较高,约占全部细胞的10%。年6月13日为行治疗至我院。入院查体:四肢散在残留丘疹,余未见异常。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史无特殊。6月13日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17.0%,染色体:46,XX,[20]。临床诊断:(1)粒细胞肉瘤(2)皮肌炎。年6月15日起予以DA方案诱导治疗。7月3日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1%。提示完全缓解,随后予ID-Ara-c+VM-26、IA(伊达比星+阿糖胞苷)、EA、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AA、ID-Ara-c、替尼泊苷+Ara-c、HA、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HA方案化疗,患者目前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
例3,女,45岁,以“体检发现血象异常”为主诉于年8月29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伴唾液减少、鼻黏膜干燥,医院就诊,查体:口唇干裂,眼睑浮肿,余无异常。辅助检查示:Schirmer’s泪液分泌试验阳性;唾液腺活检提示淋巴细胞性涎腺炎;抗核抗体阳性、抗SSA/Ro60抗体阳性,抗着丝点抗体阳性。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年8月26日血常规:白细胞22.55×/L,血红蛋白g/L,血小板53×/L。为进一步诊治,8月29日入住我院。患者既往无肝炎、结核等特殊病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左侧鼻翼皮肤可见水疱,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31.97×/L,血红蛋白g/L,血小板63×/L。抗SSA/Ro60抗体阳性,抗着丝点抗体阳性。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幼稚单核细胞41.6%。外周血形态:原始、幼稚单核细胞31%。FLT3/ITD、FLT3/TKD、NPM1、C-KIT突变均阴性,MLL基因筛查阴性。融合基因:WT1/ABL0.06拷贝有核细胞数。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原始单核细胞占20.7%,表达CD,CD38,CD,CD64,强表达CD13,CD33,弱表达CD11C,cMPO(+),不表达CD34,HLA-DR,CD15,CD14,CD56,CD7,CD11b,CD16,CD4,CD5,CD3,CD36;幼稚单核细胞占46.45%,表达CD38,CD15,CD11b,CD11C,CD64,强表达CD13,CD33,弱表达HLA-DDR,CD4,CD,cMPO(+),不表达CD34,CD,CD56,CD7,CD16,CD5,CD3,CD36,CD14;符合AML-M5表型。染色体:47,XX,+9[10]。年9月1日行HAA方案化疗。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心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出院。
讨论自身免疫病包括了一组可累及各个组织器官的疾病,通常主要指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制性脊柱炎(A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干燥综合征(SS)等。自身免疫病主要因机体产生大量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而引发的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是遗传和环境综合参与的一类疾病。AML是因造血干、祖细胞出现克隆性增殖,分化、调亡受阻的恶性血液肿瘤。
自身免疫病合并恶性肿瘤以乳腺癌、肺癌以及胃肠道肿瘤等实体肿瘤多见报道,而血液系统肿瘤相对少见。其中合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则以淋巴造血系统为主,相关研究[1]称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淋巴瘤关系密切,前者能大大提高后者的发生率,其机制也在不断探索。而自身免疫病合并AML临床上较为少见,目前多为个案报告,其中以AS、相对较多[2]。
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早期多为腰骶部疼痛不适,半数患者以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关节炎症为首发症状,常为非对称性,反复发作与缓解。目前国内报道的病例都是AS的表现在前,发现白血病在后。其中2例诊断AS后未治疗,其他均有不同程度治疗,经过数周至数十年时间发现白血病,预后不一。AS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是发生AML的重要因素。从AS的治疗来讲,例1患者应用99Tc-MDP,虽然也是放射性药物,但目前没有研究提示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具有致癌性。另外,在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中,有少部分患者以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该患者患强制性脊柱炎十余年后再次出现腰痛,接受化疗后腰痛缓解,化疗3-4周期后,腰痛消失,故不排除腰痛是患者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临床上,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的白血病极易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应引起重视。
PM/DM是一种特发性炎性肌病,目前多认为是在某些遗传易感个体中,感染与非感染环境因素所诱发,免疫介导所致。临床发现皮肌炎常伴发实体肿瘤。ShenJK等[3]统计了国内外共8例PM/DM合并AML患者并做了相关分析。在这8例患者中,PM/DM均先于AML出现或AML同时出现,其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其中4例患者仅应用糖皮质激素,无细胞毒性药物应用。而目前尚没有证据提示糖皮质激素具有致癌性。这提示皮肌炎与AML本身存在内在联系。
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女性,原因不明。SS合并淋巴瘤较为常见,其淋巴瘤发生率大大高于普通人群[4],而合并AML者报道少见,预后不良。因该类案例罕见,干燥综合征与AML的内在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近年来逐渐被人们重视,发生免疫系统异常疾病的家族中肿瘤发病率亦高于正常人群。就AML而言,SigurdurY.Kristinsson等[5]回顾性分析了既往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例AML患者,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史使AML的患病率增加了1.7倍,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AML两种疾病有所关联。自身免疫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应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一些自身免疫病患者可能需要放射性元素的治疗,这都可能引起造血干细胞出现病态克隆而发生AML。另外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肿瘤细胞逃脱自身免疫监视机率增加。这些因素可能与自身免疫病合并AML相关。
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AML的病例报道有限,二者之间的潜在机制缺乏相关研究。临床上,自身免疫病患者继发AML的风险仍值得云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