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肌筋膜触发点MTrPs咬肌的解剖

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和下颌支的外面。

咬肌与颞肌、翼内肌收缩可上提下颌骨(闭口)。受下颌神经的咬肌神经支配。在咀嚼功能上有重要意义。

浅层和中间层纤维向上附着于颧弓前2/3,而且走向接近,一起看作浅层肌。

浅层肌向下在下颌角处附着于下颌骨表面,并附着于下颌支下半部(图A)。

深层向上附着于颧弓后1/3,向下附着于下颌骨冠突外表面和下颌支上半部,并可能延伸到下颌角。

深层纤维走向比浅层更垂直,且部分更短。

咬肌肌梭的梭内肌纤维异常丰富,即咬肌对闭颌运动的精细控制有很强的本体感觉性影响。

尤其深层咬肌肌梭数量高,在咀嚼中有助于接近咬合时对臼齿的精细控制。

牵涉痛模式:

A.浅层前缘和上部TrP:向上前臼齿及相邻牙龈、上颌骨牵涉疼痛,患者误把这种上颌痛看成鼻窦炎。

B.肌腹中间TrP:向下臼齿和下颌骨传到疼痛。

C.下颌角TrP:牵涉痛呈弧形放散,越过颞区延伸到眉部,并会向下颏放散。

D.深层咬肌下颌支上的TrP:向面颊中部翼外肌和(有时)颞颌关节TMJ部位牵涉疼痛。

(深层咬肌后部颧骨附近的TrP会向耳内牵涉疼痛,并可能引起同侧耳鸣)

症状:

?TMJ处疼痛、耳鸣,叠加性TrPs同时出现会造成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

诱因:

?头过度前伸会将下颌骨置于使咬肌紧张的位置,激活TrP,如长期经口呼吸(佩戴医疗口罩或鼻塞)

?突然强力收缩(如用牙咬坚果或冰块等),用牙把线咬断等造成的急性超负荷激活TrP。

?长期或反复过度使用下颌的不良习惯,

包括:牙齿紧咬或磨牙、嚼口香糖、咬手指甲、长时间叼烟斗或烟嘴、幼儿吸吮手指等,以及牙齿自然磨损、后牙脱落、义齿磨损、牙槽骨侵蚀等造成的严重咬合失调。

?情绪紧张、生活压力。牙龈发炎消退后疼痛仍存在。

相关病例介绍:

近期培训:

年深圳肌筋膜触发点MTrPs课程初级研修班报到通知书(9月18-19日)

第62届上海肌筋膜触发点MTrPs高级研修班举办通知(9月24日—28日)

年杭州肌筋膜触发点技术MTrPs初级研修班举办通知(11月13-14日)

上海肌筋膜触发点MTrPs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byjj/1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