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封面DNA免疫吸附治疗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的临床疗效
王晓军韩聚方戈海青李晓云任文肖
医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
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是以骨骼肌损伤为主的一类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PM/DM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但仍有许多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部分累及肺组织,引发肺间质改变,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免疫吸附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技术,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显示出了独特疗效[1-3]。但在PM/DM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DAN免疫吸附疗法对PM/DM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年3月至年10月我院住院的PM/DM患者共45例,其中PM12例,DM33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8例,年龄最低12岁,最高63岁,平均(42.6±11.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3.5±4.2)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年Maddin提出的PM/DM的诊断标准。采用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免疫吸附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病例资料分布符合计量资料,经采用t检验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入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常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除外感染并发症后,应用甲泼尼龙(MP)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MP80~mg/d,每天1次,连用3天,改用口服泼尼松1mg/kg,每日1次;CTX8~12mg/kg加入生理盐水溶液ml,静滴每天1次,连用2天。停用14天,再连用2天。治疗过程中密切监视患者感染情况,如有感染应及时抗感染治疗。
1.4DNA免疫吸附治疗:首次MP及CTX冲击后,即行DNA免疫吸附疗程。建立血管通路,以生理盐水溶液冲洗DNA免疫吸附柱(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DNA)及配套管路,肝素NaCl溶液预冲,排出吸附柱中空气。患者常规检查凝血功能,0.5~1mg/kg肝素行体内抗凝,随后每间隔1h追加4~8mg肝素,维持抗凝。肝素抗凝于灌流结束前30min停止。血流速度设定50~ml/min,吸附持续时间2h,回血采用空气回血法。DNA免疫吸附共实施3次,首次完成后间隔3d行第二次吸附,再间隔7d行第三次吸附。
1.5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于DNA免疫吸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IgG、IgA、IgM、ANA。
1.6统计学处理:采用自体比较方法,将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数据录入SPSS18.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两组相比,免疫吸附组临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2.2免疫学指标:治疗后免疫吸附组血清IgG、IgM水平及ANA滴度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血清肌酶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肌酶水平均有所好转。两组相比,免疫吸附组CK,LDH,α-HBDH下降更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s)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血清肌酶指标的变化情况(±s)
●治疗前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组内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组内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2.4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出现胸闷2例,心悸2例,心率下降1例,血压一过性下降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未发现过敏、出血现象。对胸闷患者采用吸氧方法缓解;对心悸、心率下降患者,给予生理盐水扩容,不良反应缓解。
3.讨论
在PM/DM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ANA、抗Jo-1,抗Mi-2、、抗PM-1等[4],而DNA免疫吸附是将DNA固定在载体上作为配体制成吸附柱,利用抗原—抗体生物亲和作用特异性地清除DNA抗体、ANA和免疫球蛋白,从而减少致病性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对组织器官的破坏[5]。该技术常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以及一些急危重症的情况下使用,优于血浆置换[6]。可使患者平稳地度过危重期,最大限度的提供“治疗窗口期”[7]。
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部分免疫球蛋白及ANA水平较高的PM/DM患者,进行DNA免疫吸附治疗。上述结果表明DNA免疫吸附疗法短期内可以改善临床表现,降低肌酶水平,并对参与致病过程的ANA和免疫球蛋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但目前的药物治疗在相近的时间内难以达到上述效果。治疗过程中仅少数患者出现短时不适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很快缓解,说明DAN免疫吸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初步显示出较好的应用价值,为PM/DM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但该技术不是病因性治疗,故而不能替代基础性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其远期疗效亦不甚明了,有待进一步观察及总结。如何保持病情的长期缓解,小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配合阶段性免疫吸附治疗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或可为下一步研究方向。
4.参考文献
[1]StummvollGH.Immunoadsorptionfor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Lupus.,20(2):-.
[2]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Sub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