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胃炎在国外早有发现,被称作“肉鸡矮小综合征”,既然是“征”而不是“症”,就说明腺胃炎的症状只是一个表像。
腺胃炎就像一张拼图,养殖大环境越差,图块就越多,发病就越重,反之像养殖环境很好的地区,没有那么多图块,鸡群就有可能不发病或发病轻微,而我们常说的霉菌毒素就是这个拼图的其中一块。
当然,导火索不止一根,温度的把控不严、管理的失误也一样能导致腺胃炎发病。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夫妻俩,两栋鸡舍,一样的苗、药、料,同是夫妻两个自己管理,一栋得了腺胃炎,另一栋舍就没发。
我之所以这么重视腺胃炎,是它往往和鸡场管理水平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说单单依靠管理杜绝不了腺胃炎的出现。但是它的确严重影响我们的养殖水平。
随着养殖过程中及饲料中添加的腺胃炎药、霉菌吸附剂越来越多,大部分鸡群不再表现出典型的如腺胃膨胀如球、肌胃溃疡增厚糜烂、鸡参差不齐等等腺胃炎症状,而是像新城疫一样,越来越变得“非典型”,但这不意味着腺胃炎不再给我们造成损失,通过现场观察,隐性发病的鸡群要比正常鸡群最终出栏要高出0.03-0.05个料肉比,也就是说每只鸡损失4-6毛钱左右。
所以,提前防控腺肌胃炎的发生至关重要,同样如何及时判断鸡群是否得了腺胃炎,也是非常最要的,如果一个鸡群得了腺胃炎没得到及时治疗,这批鸡几乎可以判定要赔钱。
那我们如何及早发现“隐性”腺胃炎并积极预防呢?大家在平时观察鸡群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观察粪便是及早发现腺胃炎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么多年的观察中,绝大部分腺胃炎发病都在15日龄之前,有些重污染区域最早的3天即发病,大多数鸡群都在7日龄免疫后发病。因为7日龄免疫的应激是非常大的。
2、采食情况:采食量连续几天不增,甚至下降,总体料差个一天两天,有的能减少到正常量的三分之一。
3、鸡群首先有一个兴奋期,乱叫,乱跑,随着肠粘膜的脱落,鸡群转入抑郁期:缩脖呆立,嗜睡,和大肠杆菌的表现一样。但是腺胃炎的鸡当用手去抓它时,立即变得精神充足,跑掉了。
4、鸡群内有些鸡的爪子不是应该有的嫩黄色,而是浅黄色甚至是白色。
5、鸡群在发病三天后即可从眼观上看出鸡群均匀度变差,参差不齐,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大小差距越来越大,有人称作“爷爷孙子好几辈”。
6、过料严重:15天内的鸡群出现过料现象(粪便内有未消化完全的料渣),此时不要考虑球虫肠炎,要首先还是要考虑腺胃炎!到病的中后期我们会发现,这种过料投肠炎药效果很差。
出现严重的球虫粪便,这时候腺胃肌胃的功能已经很弱,未经肌胃研磨完全的饲料直接进入肠道,会像一把刀子一样,把小肠绒毛全部割断,肠粘膜脱落,严重的病例小肠几乎变成透明状。也为球虫的繁殖带来了机会,所以说,肉鸡15日龄之前出现严重的料粪,甚至鱼肠要考虑到腺肌胃炎的存在。
20天左右换2号料时出现严重的过料现象,30天左右的鸡解剖出现腺胃松弛,过料一直过到出栏。(腺胃炎发病一般都早于15天,这两种情况只是我们没有在15天之内发现鸡群已经发病造成的结果)
7、解剖上来看,腺胃肿大,腺胃粘膜消失,消化液稀薄如水,肌胃鸡内金增厚、糜烂、龟裂,这些我们常见的解剖症状都知道,就不详细解说了。
7、胸腺、脾脏、法氏囊萎缩,免疫应答很小或是没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抑制。免疫器官的退化可能是肿瘤病毒引起的,也可能跟肠道受损,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微量元素吸收障碍有关。免疫器官的退化会导致鸡群容易感染其它病毒病,所以得了腺胃炎的鸡非常难养,不是这病就是那病
胃美舒拉稀过料,提神增料,24小时见效!:地依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胃蛋白酶、胆汁酸粉、木香、苦参、川芎、斑蝥酸粉等
:
1、垂直传播带来的危害,免疫抑制性感染导致雏鸡未采食即可见到腺肌胃炎症状
2、发育中后期,随着采食,霉菌毒素的蓄积会逐渐损害整个消化道,从而出现了腺肌胃炎、过料等问题。
3、在高温季节,鸡舍的环境控制倾向于加大通风,加大湿帘,进而导致机体脾肾阳虚,出现腺肌胃炎症状。
:
1、原料中生物胺的作用。如堆积的鱼粉、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可刺激腺胃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使胃酸浓度增加,进而使肌胃发生溃疡。
2、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存在。可造成腺胃、肌胃上皮粘膜坏死;同时也能使肌胃出现糜烂。
3、日粮中含硫氨基酸含量不适宜(蛋氨酸和半胱氨酸)。
(1)饲喂蛋氨酸严重缺乏的日粮会造成胃黏膜的损伤,鸡只生长速度下降。
(2)过多的半胱氨酸可加剧蛋氨酸不足的效应。以上两点至使腺胃肿胀,肌胃糜烂。
4.机体在免疫缺陷的状态下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结构而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为消化和副交感神经及消化液密切相关。但此时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功能均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同时大量幽门螺旋杆菌滋生,进而使腺胃肿胀肌胃发生溃疡、龟裂。
:
腺胃肿大、黏膜溃疡、脱落和肌胃内膜龟裂、溃疡糜烂;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
:胃蛋白酶能使蛋白质分解成月示及胨,不能进一步使之分解成氨基酸,在含有0.2%~0.4%盐酸时消化力最强。由于胃蛋白酶缺乏症常伴胃酸缺乏,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苦参,斑蝥酸粉:抗菌消炎,增强动物对腺肌胃炎的抵抗能力。
:
1、迅速解除免疫抑制,调理机体,健胃消肿,修复溃疡
2、激活胃蛋白酶,加强消化机能;
3、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4、进入小肠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5、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
改善腺肌胃炎引起的肠炎,腹泻,水样粪便,黄色稀便等。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缩头垂尾、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生长迟缓,增重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
:每g兑-斤水.集中饮水,不用加量。
:20袋/桶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