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院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文金荣带领心病科团队成功为一88岁高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术中进行了血栓抽吸,该病例为我院目前行介入治疗的最大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且为我院首例术中行血栓抽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病例介绍
88岁的王爷爷
一周前突发头晕、活动性喘累
家人紧急将他送往
医院心病科
入院后王爷爷突发胸痛并伴有大汗
随即完善相关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心病科介入团队立即启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绿色通道
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狭窄90%,中远段内膜欠光滑,TIMI血流级,回旋支近段内膜欠光滑,远段闭塞,TIMI血流0级,右冠近段闭塞,近中段可见血栓影,TIMI血流0级。前降支逆向提供右冠远段血流。
文金荣与王爷爷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行PCI术,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行PCI术处理右冠病变处。王爷爷右冠开口畸形,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借助SAL.75/JR4.0等导管的支撑,多次使用SION/PILOT等导丝进行操作后顺利通过右冠病变处,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在右冠中段反复抽吸血栓,在病变处成功置入支架开通闭塞血管,复查造影右冠未见血栓影。
术前
术后
术后,王爷爷胸痛消失,生命体征平稳,鉴于他年纪较大,此次心肌梗死的犯罪血管已经已经开通,择期处理前降支和回旋支病变处。
从冠脉内抽出来的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毫无疑问是首选治疗手段,而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为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在以前往往成为介入治疗医生的“禁区”,随着我院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该类患者再也不是手术治疗的禁忌。
知识链接
文金荣介绍,急诊冠脉介入的适应症主要如下:1、发病12小时内(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的STEMI患者,包含伴有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2、发病12-24小时内具有临床和(或)心电图进行性缺血证据的患者;3、高危STEMI患者就诊于无PCI医院,尤其是有溶栓禁忌症的患者,可在抗栓治疗同时,尽快转运至可行PCI的医院;4、急性心肌梗死需立即行急诊PTCA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5、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复发作心绞痛、心律失常,用药物难以控制,需立即行PTCA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6、急性心肌梗死合乳头肌断裂、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心源性休克,需立即行外科手术,术前对冠脉情况的了解;7、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的评价或拟挽救性PTCA术者;8、血管重建术后疑有冠状动脉内亚急性血栓形成者;9、剧烈胸痛不能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为防止盲目溶栓而无端造成出血并发症,需立即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者,主要指胸痛伴束支传导阻滞、巨大倒置T波或降低等心电图异常情况,如Q波性心肌炎、心肌病等。同时在临床上冠脉造影亦有相对禁忌症,如不能控制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发热及感染性疾病;碘制剂过敏者;急性心肌炎;凝血功能障碍者;低钾血症;预后不好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文金荣同时强调,血栓抽吸对改善术后即刻心肌灌注、减少远端栓塞或无复流具有相当益处;多数情况下抽吸导管可以通过闭塞病变并成功开通闭塞病变,抽吸后进行造影足以显示基础病变,能够满足对置入支架直径和长度的判断;血栓负荷过重时,少数病例仅采用预扩张往往不能开通闭塞病变,从而导致因基础病变不可显示而不能置入支架。血栓抽吸操作要点大概如下:①沿指引导丝将抽吸导管送至病变上游,连接注射器(30ml)开始抽吸;②采用缓慢“啄食”法将抽吸导管送至相应部位,完成首次抽吸(往往没有血栓);③更换注射器或迅速将注射器内容物推出后重复抽吸直至达到满意结果;④抽吸过程中动作温和且避免试注;⑤抽吸过程中如需要造影,先确认排空气体后再进行造影;⑥撤除抽吸导管时保持轻微度负压以免血栓脱落;⑦抽吸过程可因再灌注等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处理。
专家简介
文金荣
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年获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年获得昆明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擅长心血管介入诊疗尤其是冠心病介入诊疗,擅长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独立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余例,曾到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医院、医院进修、培训,能独立完成冠脉造影、冠脉内球囊扩张成型+支架植入术、冠脉内超声检查、冠脉内旋磨术、冠脉内FFR测定、药物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及分叉病变的处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植入、临时、永久起搏器植入、ICD植入、IABP植入,左右心导管检查、心内电生理检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食道电生理检查、起搏器的程控随访;现任多个省、州级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参与州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编专著一部,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供稿:心病科杨启泽
编辑:刘亚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