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初始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正常,从V1-V4心包导联开始双相T波,V3时ST段轻度抬高,提示Wellens综合征A型。
患者接受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LAD),放置2个药物洗脱支架,效果良好。
3天后患者出院,病情稳定、无疼痛。
Wellens综合征又被称为“左前降支T波综合征”,是指以胸前导联T波特征性改变,伴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的临床综合征。虽然Wellens综合征在临床并不少见,但由于部分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常致延误诊断。
那么,什么是Wellens综合征呢?
年荷兰学者Wellens报告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后,心电图胸前导联出现特征性T波改变及演变,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心律学会(AHA/ACCF/HRS)将其归为缺血性T波改变,随心肌缺血的改善,T波倒置程度逐渐变浅,这种胸导联孤立的T波改变提示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经冠脉造影常提示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50%),易进展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此后,将此类心电图特征改命为“Wellens综合征”,应尽早行冠脉介入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T波变化机制
(1)胸痛缓解期T波倒置机制:冠脉存在严重病变→心外膜缺血更重→出现心肌顿抑及心肌“冬眠”→外膜心肌复极化过程变慢→复极化方向由心内膜指向心外膜→T波双向或倒置。(2)胸痛发作时T波假性正常化机制:前降支暂时性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远端心肌严重缺血→心内膜缺血更重→心内膜复极化过程比心外膜慢→复极化方向恢复为心外膜指向心内膜→倒置的T波变浅或直立。(3)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后T波恢复直立机制:顿抑心肌及“冬眠”心肌经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功能完全恢复,T波恢复正常。总之,本病例患者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史,胸痛缓解期出现特征性T波倒置,且V3~V5导联倒置最深。此病例诊断明确,心电图演变过程明显,符合Wellens综合征诊断标准。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是导致急诊漏诊的主要原因。一经诊断,患者禁忌做运动试验及其他心脏负荷试验,以免加重病情引起急性心梗甚至猝死。因此,对于胸痛患者,要特别重视、尽早识别,警惕Wellens综合征、减少急诊漏诊、误诊。Wellens综合征诊断标准
①心电图V1-V6导联T波异常,尤其是V2-V5双肢对称深倒置(在胸痛消失期间),V2-V3导联ST在等电位线或轻度抬高(0.1mV),呈凹面型或水平型;无异常病理性Q波或R波振幅下降、消失,且胸前导联R波自右向左仍然保持进行性增高;图2:T波倒置心电图图3:T波倒置心电图②有典型心绞痛史,但描图时无胸痛;③血清心肌酶正常,心脏超声心动图无肥厚型心肌病表现;④CAG可见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50%-99%)。临床特点:
1、心绞痛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呈非同步性:即心电图T波改变常出现在胸痛缓解后数小时或数天(多数在24小时)。
2、心肌生化坏死标记物:大部分患者正常,部分患者cTnT(I)轻度升高,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
3、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可出现左室壁运动障碍,可在数天或数周内逐渐恢复正常,磁共振可发现小面积的心肌坏死。
4、冠脉造影:多数提示狭窄程度在50%-99%之间,多数伴有侧支供应前降支供血区心肌,但也有狭窄程度<50%,而心电图出现典型Wellens综合征T波改变,提示冠脉痉挛在患者的急性心肌缺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Wellens综合征分型
Wellens根据T波形态的不同将此类心电图分为两型:1型T波对称性倒置;2型T波呈双向改变。
鉴别诊断:
(1)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胸痛时除T波倒置外,常伴ST段压低或抬高,而且心电图ST-T改变常随心肌缺血的改善而迅速恢复。
(2)非Q波或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患者有心肌标记物的升高和心电图多个导联ST段普遍下移。
(3)引起T波改变的其他疾病肺梗塞、心肌炎、心包炎、神经系统疾病、洋地黄效应等,根据临床情况及心电图特点不难鉴别。
总的来说,Wellens综合征心电图最大的特点是T波改变出现于疼痛缓解期,而不是心绞痛发作当时,特征性T波改变可在胸痛发作后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其原因可能为严重的前降支狭窄引起缺血区心肌钝抑或心肌冬眠,临床最大的特点是疼痛的严重程度和心电图表现不符合,患者疼痛剧烈时T波直立,甚至心电图近乎正常。
患者胸痛缓解后,V2和V3导联所出现双相T波又不为临床医生所熟悉,很容易误诊为“非特异性T波改变”,双相波具有广泛的鉴别诊断,用于诊断Wellens综合征的标准包括对称的、深度倒置的T波或在无痛状态下V2和V3导联的双相T波,加上等电或轻度升高(≤1mm)的ST段。
此外,该标准要求中无心前区Q波,但有心绞痛病史及心脏血清标志物正常或轻度升高。Wellens综合征的冠脉造影表现表明,LAD总是或接近完全闭塞。
因此,临床工作者应识别孤立性T波改变的意义,准确掌握Wellens综合征的心电图演变,尽可能多次复查患者心电图,早期识别其危险性,避免给患者行运动负荷试验或其他增加心脏负荷的试验,早期为患者行PCI治疗解除隐患,降低心梗或猝死的风险。强烈推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重建术。
参考文献:
1.Al-AssafO,AbdulghaniM,MusaA,AlJallafM.WellensSyndrome:TheLife-ThreateningDiagnosis.Circulation.Nov26;(22):-.doi:10./CIRCULATIONAHA...EpubNov25.PMID:.
2.赖勋耀,何丽雅,谭利.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严重狭窄的Wellens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当代医药,,27(18):-+.
3.那开宪.Wellens综合征[J].首都食品与医药,,05:60-61.
4.裴文娟,李建国.Wellens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01:-.
5.王红宇.Wellens综合征[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01:48.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小白
责任编辑:董小雯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