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闻周刊李新立教授HFpEF患者最新药物

“心”闻每周看

本期《心闻周刊》一如既往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6篇“心”临床研究、6条“心”行业资讯、1场权威专家李新立教授深度访谈。“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α亚麻酸的高摄入量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10月14日,BMJ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大量摄入α亚麻酸与心血管疾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有关。研究纳入了~年发表的4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覆盖近万名年龄在18~98岁的参与者。分析发现,与低摄入量相比,α亚麻酸高摄入量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以及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均有关,但同时也与癌症死亡风险轻度增加相关。在剂量反应分析中,α亚麻酸摄入量每增加1g/d,全因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均可降低5%。同时,研究者也认为α亚麻酸的摄入量仍应该谨慎推荐,因为其可能略微增加癌症死亡风险,上述结果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确认。

OmecamtivMecarbil治疗重度心衰患者具有一定潜力GALACTIC-HF试验是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OM(omecamtivmecarbil)用于HFrEF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10月13日,JAMA:Cardiology发表GALACTIC-HF事后分析,支持OM在治疗重度心衰患者中的潜在作用。分析纳入GALACTIC-HF试验中名心衰患者,均为NYHA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5%。其中名患者符合重度心衰定义:NYHA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0%。主要终点为首次发生心衰事件或者心血管死亡的时间。结果显示,对重度心衰患者,接受OM治疗在主要终点方面显示出明显治疗获益,但在心血管死亡上没有表现出显著获益。重度心衰患者对OM耐受性良好,血压、肾功能、血钾水平无显著变化。

根据ASCVD危险因素确定CAC筛查年龄目前,临床上缺少对年轻人群进行冠状动脉钙化(CAC)扫描检查的共识建议。JACC发表研究,根据合并ASCVD风险因素的情况确定首次CAC扫描的理想年龄。研究纳入超过2.2万名接受非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CAC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3.5岁,25%为女性,34%的参与者CAC>0。结果显示,与没有危险因素的个体相比,糖尿病患者CAC平均早发6.4年,而合并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个体发生CAC也会提早3.3~4.3年。进一步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首次CAC筛查的最佳年龄分别为36.8岁和50.3岁,而无ASCVD风险因素的男性和女性CAC筛查的最佳年龄则分别为42.3岁和57.6岁。

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衰风险较高糖尿病与心脏重构异常相关,是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JACC发表研究,分析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患病率和预后影响因素。研究纳入3项队列研究中名糖尿病病人。在应用最低标准、中等标准以及最高标准定义时,糖尿病性心肌病患病率分别为67%、20%和11.7%。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年龄、eGFR值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生率相关。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5年心衰累积发生率为8.4%~12.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yfbf/1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