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的减肿胀疗法?
定义?
淋巴系统的功能除了制造淋巴球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外,还有传送组织液以维持身体组织与微血管之间的水分恒定,而淋巴水肿指的淋巴循环受阻,身体皮下部位聚集了过多富含高蛋白成分的体液而产生肿胀、疼痛,这种情形常发生在手或脚等肢体,但有时也会发生在其他部位例如躯干、颈部,其原因多是因为淋巴管发生损伤或是淋巴结被摘除(次发性)或是遗传因素的淋巴管缺损(原发性)。
当淋巴系统的循环阻塞时,高蛋白的组织液开始堆积在组织间隙,堆积的结果会造成仍有作用的淋巴管扩张及瓣膜功能不全的现象。这时淋巴液会有真皮回流的现象发生,亦即淋巴液自深层的淋巴管回流到表层的皮肤,可能会造成微淋巴管管壁的内皮细胞间隙有功能受损的现象。当淋巴水肿非常严重时,微淋巴管遭受压迫无法再发挥其功能,而在淋巴管的管壁还可能有纤维化的现象,而淋巴结则变硬、缩小、失去其正常应有的结构,淋巴水肿是种慢性疾病,若得到妥善的治疗,病情是可控制的。倘若得不到妥善的治疗,病情常会越趋严重。
病因?
原发性淋巴水肿
即先天性或遗传因素导致淋巴系统的发育或功能有问题,才造成后续淋巴循环障碍,例如Milroy’sdisease。原发性淋巴水肿通常是因为某些先天性疾病或基因异常所导致,这类的患者需要小儿科医师仔细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情及制定相关治疗。
次发性淋巴水肿
即因为其他因素或情况造成淋巴循环受阻,其常见原因如下:
癌症术后:某些癌症的手术治疗需要摘除淋巴结,故对淋巴循环功能造成影响
癌症放疗:使用放射线治疗来消灭癌细胞,有时也会影响周边健康的组织,例如淋巴系统,所以也会造成循环受阻。
感染:较严重的细菌感染除了造成发炎以外还会破坏淋巴管或淋巴结组织,造成组织液持续堆积、肿胀。
血管疾病:深静脉栓塞、静脉曲张与静脉溃疡等疾病会影响血液流动速度跟功能,也可能造成淋巴水肿情形。
外伤:严重的外伤或烧烫伤,会造成过度结痂,也可能影响淋巴的循环而演变成淋巴水肿。
症状?
淋巴水肿会有阶段性的不同,第一期的淋巴水肿病人可能仅在下垂位置或一天之后出现水肿或只表现出压陷性水肿(pittingedema),第二期的淋巴水肿则是慢性的肿胀增加,且为非压陷性水肿(non-pittingedema),结缔组织增生并产生组织变硬、纤维化或是有慢性发炎的现象,第三期的淋巴水肿已不可逆,是一般俗称的象皮病(elephantiasis)、组织已纤维化,通常侵犯区域大,病人的肢体体积异常增大并在皮肤上有刺瘤(papilloma)的形成。常见的症状包括受侵犯的肢体或身体部位肿胀、疼痛、皮肤紧绷、干躁、变厚(hyperkeratosis)、肢体活动度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功能和移动能力。
治疗??
针对淋巴水肿的减肿胀疗法(DecongestiveLymphaticTherapy)包括徒手淋巴引流(manuallymphdrainage)、压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