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牧家禽养殖平台”积极传播健康养殖新理念,以服务养殖业为己任!
腺胃炎肌胃溃疡综合征是一种以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成为了夺走养殖利润的重要疾病之一。
典型危害是:采食抑制、生长抑制、免疫抑制。
发病因素
1、日粮中所含的生物胺(组胺、尸胺、组氨酸等);日粮原料如堆积的鱼粉、玉米、豆粕、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这些生物胺都会对机体有毒害作用。
2、环境应激:早期鸡舍温度过高、舍内湿度过大;
3、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超标,这是诱发腺肌胃炎的主要原因。
4、一些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加重腺肌胃炎的发生。
病理变化
1、羽毛粗乱、“飞机”翅膀,主羽断裂; 2、采食、饮水急剧下降; 3、消瘦贫血、体型小,体重比正常轻50%以上; 4、排白色、黄色、红色粪便、未消化饲料便; 5、癖实症、专挑粉料吃、甩出颗粒;
6、腺胃肿胀或者松弛、肌胃角质层溃疡。
西药治疗原理
西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果胶铋等
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雷尼替丁具有竞争性阻滞组胺与H2受体结合的作用。抑制胃酸作用
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
果胶铋胃黏膜保护药
从以上几种药物我们可以看到基本是中和胃酸,覆在胃表面的保护剂,这些药物在我们治疗肌胃炎腺胃炎可以缓解症状。
但在1日龄预防时,鸡群由于消化腺还不发达,就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导致鸡群腺体发育受影响,从而出现当前临床上见到的用了预防腺肌胃炎的西药,到了13天以后鸡群就出现采食量不达标的现象。或者用了此类药物出现增料,后期接着采食量下降。
中医治疗原理
中医是侧重证候特点的动态医学,是调整机体脏器机能平衡的本质运用。
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寒、脾阳不足、正气不足、火不生土而导致的肝气犯胃。
治疗原则以燥湿补气、温阳健脾、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理力宽中为主。
中药治疗本病效果目前来看效果更快,作用时间更长,比如一日龄肌胃溃疡,肌胃烧灼样,粪便黄色,未消化的饲料,连用4-5天中药后,症状基本消失。但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治疗,临床中配合霉解清---霉菌毒素分解剂,效果更好,恢复的更快。
腺肌胃炎综合的防控思路:
两周前连续使用两个疗程,即2-6天,9-13天用霉菌毒素分解剂(霉解清)+(补脾虚、驱胃寒、调温和、促消化)的中药(胃得乐)+提高免疫力的药物(美亿能)。
本方案经上亿只鸡临床使用,有效防治腺肌胃炎,有效率达98%。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仅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往期精彩文章
1、影响湿帘降温效果的原因你必须知道2、风机时控和温控的理解和实际应用3、夏季通风需要